「CAAM承德168」不僅是台北市天際線上的新地標,更是台灣綠建築的一次重要實踐。該建築榮獲LEED V4 CS白金級認證,成為台灣首棟達成此成就的建築,象徵台灣在永續設計領域的突破與創新。易境永續設計顧問執行長何宗翰作為與業主及建築師緊密配合的廠商之一,以其前瞻性的設計理念和多年的專業經驗,與團隊克服重重挑戰,將業主的願景化為實體。在專訪中,他詳述了該專案的設計思路、技術創新,以及對綠建築未來發展的期待。
文章轉載內容如下
「CAAM承德168」不僅是台北市天際線上的新地標,更是台灣綠建築的一次重要實踐。該建築榮獲LEED V4 CS白金級認證,成為台灣首棟達成此成就的建築,象徵台灣在永續設計領域的突破與創新。易境永續設計顧問執行長何宗翰作為與業主及建築師緊密配合的廠商之一,以其前瞻性的設計理念和多年的專業經驗,與團隊克服重重挑戰,將業主的願景化為實體。在專訪中,他詳述了該專案的設計思路、技術創新,以及對綠建築未來發展的期待。
堅定的永續承諾,成功的基石
何宗翰表示,CAAM承德168的成功首先來自於業主對永續理念的堅定承諾,在專案初期,業主便設定了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綠建築的明確目標,這為整個設計與施工提供了穩固的基礎。在七年的規劃與建設過程中,業主與團隊間的持續溝通,確保了各項永續策略的貫徹執行。
創新策略:能源模擬與整合式會議
在建築設計中,早期能源模擬(Energy Model)的導入是關鍵創新之一。透過能源模擬技術,專案團隊能夠做出精確的設計調整,以達到最高的能源效率。這樣的前期投入不僅能減少施工階段的後續修改需求,節省時間和成本,更能確保建築在營運階段達到最優化的能源效能。
能源模擬可模擬建築在不同情境下的能源消耗情況,幫助設計團隊預測建築的能效表現,並調整設計以達到最佳能源效益。能源模擬提供了量化數據來支援決策,例如窗戶隔熱效果、HVAC系統效率和照明設計的優化等,確保每個選擇都朝著減少碳足跡的方向進行。
此外,整合式會議的實施大幅提高了協作效率,將建築師、工程師與施工團隊緊密聯繫,共同檢視專案進度和調整策略,解決技術挑戰,讓專案在施工過程中保持高效運行及一致的永續願景。
設計亮點:生態與建築的融合
「CAAM承德168」前瞻性的設計理念中,「生態綠化跳島」是一大特色。建築不僅植入原生植物,營造綠化空間,減少對外來物種的依賴,更考量基地的生態平衡,提升自然環境的品質。低輻射(Low-E)玻璃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熱輻射影響,雨水回收系統則實現了水資源的再利用,這些設計充分展示了綠建築的核心價值。
跨部門協作與挑戰應對
從設計概念到完工,每一階段的順利推進都仰賴跨部門的高效合作,通過頻繁且深入的整合會議,團隊在面對困難時能快速調整方向,確保設計理念的完整落實,在綠建築專案中,都有賴整個案件中的各個負責的團隊如建築師、機電空調技師、室內設計師等來跨部門溝通協作。
「設計階段通常需要與業主深入溝通,確保需求與永續設計原則的結合可以達到最佳狀態。而在材料選擇與協力廠商合作時,如何達成既符合環保標準又能達到預算要求,是一大挑戰。整個過程中,整合能源系統與應用創新施工技術更是考驗團隊專業能力和協作的環節。」何宗翰說道。
談台灣綠建築發展現況與展望
台灣在永續發展與綠建築領域在政策支持和市場認同度方面已有顯著進步。台灣的綠建築EEWH(Ecology, Energy Saving, Waste Reduction, and Health)系統是全球第四個實施具科學量化的綠建築評估標準,僅次於英國、美國及加拿大。EEWH系統結合了生態保護、能源節約、廢棄物減量及健康等多重面向,特別針對台灣亞熱帶高溫高濕的氣候特性,設計出九大評估指標,包括「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及「汙水垃圾改善」,全面提升建築物的環境效益。
以最近的現況來看,台灣於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制度(BERS),旨在提升建築物的能源效率,達成2050年淨零建築的願景目標。BERS系統針對台灣海拔800公尺以下的建築進行評估,分為1+(淨零碳建築)以及一至七級共八個等級,涵蓋新建築與既有建築,並依據不同建築特性設置專用評估系統,如新建非住宅建築(BERSn)、既有建築(BERSe)等。此評估系統透過建築外殼節能設計效率、空調系統設計效率及照明設計效率等指標,計算建築物整體能源效率,評定建築能效等級,促進建築物在使用階段的節能成效。
為進一步降低建築全生命週期的碳足跡,台灣政府積極推動低碳(蘊含碳)建築評估及標示制度(LEBR),於2024年七月起實施。LEBR制度參考國際標準EN 15978,評估建築物在主結構設計、製造運輸與更新修繕、施工、拆除廢棄等四個階段的碳排放,鼓勵在建築物興建之初即採用低碳材料、低碳工法,從源頭減少碳排放。此舉不僅有助於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亦可帶動健才產業和營建業共同投入減碳行列,推動產業升級。
然而,新建築專案在能源效益評估上尚未採用能源模擬技術,因此如果能在未來加強推廣能源模擬技術的應用,將可更全面實現綠建築的永續目標。
影響台灣未來的綠建築發展核心因素
以下幾個因素也是何宗翰認為影響台灣未來綠建築發展的重要關鍵:
推動能源模擬技術在營運碳計算中的應用、加強儲能技術的整合、實現空調系統的最佳化運轉,以及降低蘊含碳排,是他認為未來影響台灣綠建築發展的四大關鍵要素。這些突破和進步將讓台灣在全球綠建築領域中走得更遠、更深入,並為後代創造更建綱、永續的生活環境。
關於易境永續設計的願景與角色
何宗翰表示:「我的願景是『在各領域深植永續的機會,構築人人皆能參與的生態』。公司未來將專注於綠建築技術創新,並將永續理念融入每個細節,成為跨領域協作平台,結合專家力量,共同實踐創新解決方案。」他強調,這需要社會各界合作,從政府到社區,共建參與永續的生態系統。同時,公司也將致力推動教育活動與合作計畫,提升對永續的認識,分享經驗培育人才,讓人人能參與其中,共創更健康永續的未來。
-
人物簡介
何宗翰/易境永續設計顧問執行長
台灣大學物理碩士,專精於綠建築與能源模擬領域,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包括LEED-AP BD+C、WELL FACULTY、BEMP、EDGE Auditor等,為亞洲首批與台灣唯一持有部分執照的專家,主導及餐與多個指標性專案,如華碩立功總部大樓與台北世貿中心國貿大樓。作爲綠建築推廣的先驅,他致力於將永續設計理念融入建築實踐,為台灣打造國際級的綠建築標竿。
謝謝您的聯繫
我們將會儘快回覆您
Thank you for contacting us.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