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關係—牽動全球的永續戰役

烏克蘭與俄羅斯皆為東斯拉夫民族國家,在語言、歷史和文化上關係密切,在蘇聯瓦解之前,烏克蘭一直是蘇聯的一部分,即使後來烏克蘭獨立,內部仍有國族認同的問題存在,這也導致了後續克里米亞半島與頓巴斯問題,儘管一度戰火降溫,但因缺乏長久解決衝突的辦法,兩國之間的衝突正式白熱化為全面戰爭。

自2022年2月爆發的戰爭將屆一年,四面八方的硝煙戰火不止,僵持不下的局面引發諸如傷亡、毀損,難民、糧食危機、能源危機、通貨膨脹、各國制裁等種種災難與困境,這場戰役帶來的影響至今仍蔓延全球。

我們所殷切期盼的「和平多元社會

在這個承載80億人口的世界,並不是只有和平安穩,還存在著看似無休止的暴力衝突。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截至2022年年中,全球約有1.03億人流離失所,其中5320萬是國內失所者,3250萬是國際難民,還有530萬人需要國際保護,來自烏克蘭的難民便有540萬人,目前無論是烏克蘭又或是俄羅斯,其家園毀損與傷亡人數持續增加中,可統計的預估數值已然超乎想像。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6「和平與正義制度」目標在於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強化社會安全網與完善兒少保護,持續朝減少暴力與犯罪,建構和平正義及健全的制度努力。

photo / 全球難民統計 - 聯合國難民署(UNHCG)官網

全球糧食短缺,如何達到消除飢餓的目標

俄羅斯和烏克蘭因擁有上好的黑土(Chernozem或Black Soil),使得農作物產量極高,特別是葵花籽(用來榨油)、大麥和小麥這三種作物,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D)的評估報告中指出,兩國合計葵花籽產量超過全球一半,大麥超過20%,小麥超過15%,以全球出口量來說,更是供應了全球糧食。

photo / The impact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ar in Ukraine P3 - UNCTAD

然而自戰爭爆發以來,人民或出逃鄰國,或勉強求生,或保家衛國參戰,再加上基礎設施損失慘重,全然無法從事農耕,直接導致全球性的糧食短缺,糧價飆升,其中尤以依賴小麥進口的非洲國家,包括剛果、蘇丹、埃及等衝擊最為嚴重,這場戰役不僅增加挨餓的難民數量,也讓本就存在飢餓問題雪上加霜。

photo / pexels - MART PRODUCTION

能源危機與再生能源的可能性

俄羅斯原本便是歐洲大陸主要的天然氣、石油與煤炭的供應國,根據《Nature》的報導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統計,在烏俄戰爭爆發前,俄羅斯供應了歐盟各國高達40%比例的天然氣,特別是艾沙尼亞、芬蘭和保加利亞等國,境內幾乎100%的天然氣都是來自於俄羅斯,更是世界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第二大原油輸出國以及僅次於印度澳洲的第三大煤炭輸出國。

隨著戰爭爆發,因相繼的供應斷絕與經濟制裁,能源價格大漲,石油與天然氣價格均來到數十年來的最高點,又因為凜冬將至,再生能源尚未普遍,各地不得不尋求其他能源供應或尋找其他方式以結束對於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傳統的煤炭再度成為主要來源,以致於煤炭價格再創新高。

根據國際組織Conflict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CEOBS)的文章指出無論是從直接或間接碳排放角度來看,戰爭對人文與自然都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為避免全球永續行動不進反退,歐盟決議在2030年前完全脫離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除了尋找天然氣的其他供應來源,也加倍投資再生能源,迫切進行能源轉型,期許能夠化危機為轉機。儘管目前對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仍供不應求,但在能源市場上的地位已面臨結構性轉變。

photo / Photo of Oil Rig Platform - Johannes Havn - pexels

疫情與戰爭所帶來的全球經濟考驗

長期量化寬鬆與美中貿易戰埋下的通膨火種因新冠疫情爆發與俄烏戰爭在能源與大宗物資商品價格上火上添油,終使全球通膨一發不可收拾,以美國為例,為了抑制失控的高通膨,在一年之內升息17碼,致使市場購買力持續下滑,抑制通膨。長期來看,全球經濟的不確定因素除了通膨,還包括前文提及之原物料短缺、供需失衡的情況、市場消費能力降低帶來的衝擊以及糧食危機可能帶來的動亂等等問題。

縱然是深沉的悲觀情境下,仍有些許光明照亮世界,過去一年遭受來自人權、糧食、能源與經濟的多重衝擊,昭示著全球的緊密性,不僅是兩國之間的問題,更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永續挑戰。氣候變遷已嚴重威脅全球的和平與穩定,頻繁發生強降雨、熱浪乾旱、冰河退化、永凍土解凍、海洋酸化、森林大火、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導致資源競爭更為劇烈,現在又因為戰事加深了人民的不安與危機,經濟萎縮、能源地緣政治等難題接踵而來且相互影響,致使世界局勢動盪不安,與起初制定的永續發展目標相去甚遠。這些問題,都近在咫尺,期許大家共同關注永續議題,永續從自身做起

更多文章

An aerial view of a factory with smoke coming out of it.
2024 Apr 22
減碳挑戰已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而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對於未來的永續發展至關重要。根據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對於減排目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反映了對於氣候變化的日益關注。 隨著環境部預計在2025年實施碳費徵收制度,企業面臨著更大的壓力來應對碳排放。企業將面臨整條價值鏈各個層面的巨大轉變。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進行減碳投資。同時,企業還需要與供應商合作,共同尋找在財務上具有效益且可實現去碳化的解決方案。這種合作將需要企業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共同探索創新的技術和策略,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這將對排碳大戶,如鋼鐵、石化、水泥業等產業帶來直接影響。為了應對這一挑戰, 企業可選擇採取環境部指定項目或符合SBTi要求的方式自主減碳,以爭取優惠的碳費費率 。
2023 Nov 28
整合 ESG 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優勢,尤其對於建立長期價值和回應利害關係人期望的企業而言,更需要積極尋求環境永續、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卓越表現,並藉由參與公正透明的評估標準來展現其對永續經營的承諾,進一步提高投資者、利害關係人和市場的信心。2009年於荷蘭成立的 GRESB,即是以投資者為本,致力於評估全球房地產業在 ESG 方面的表現,為金融市場提供可信且透明的ESG數據。
2023 Oct 20
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去年全球約有7.83億人受飢餓所苦,糧食危機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1945年10月16日成立,聯合國大會盼全球一起以行動戰勝飢餓、營養不良與貧困,自1979年開始將每年的這天定為「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以關注全球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藉由各地組織活動宣揚每年推廣主題,今年(2023)的主題是:「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糧食之本。不讓任何人掉隊。(Water is life, water is food. Leave no one behind.)」提高全球對水的認識。 水是生命之源,每一滴水都是生命的基石,是植物的生命之源,也是動物和人類的生存所需,是我們的生存與健康條件,隨著全球人口的成長和氣候變遷的影響,水資源的可用性變得更加脆弱,許多地區仍面臨水資源短缺的挑戰,衍生出無數議題,以農業為例,水是農業的支柱,提供了糧食生產所需的濕度,一旦乾旱,農作物凋零,糧食供應將不足,水污染和水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加劇了飢餓的情況,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飢餓是世界上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每天都有數百萬人因缺乏足夠的食物而受苦,然而台灣丟棄的廚餘量卻高達79萬公噸,是東亞浪費食物之冠,而這其中這還不包含未確實分類回收的「黑數」廚餘,因此易境將10月份設定為「飢餓日」喚起同仁與夥伴們的意識,今年(2023)則是提出剩食宣言,從減少剩食開始,一步步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共同達成零飢荒的目標。 合理規劃食品採購,减少剩食 正确保存與管理食品,以减少食品腐壞的可能性 剩食積極再利用,分享或再製作成其他佳餚 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提出减少食品浪費的想法
Show More
Shar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