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ESG遇瓶頸?全球企業永續行動面臨的挑戰

世界各地政府逐步開展氣候風險相關的監管制度,在台灣也設立「2050淨零排放路徑」,永續不再只是一個對未來的期望,更是所有人、企業與國家生存經營的關鍵,以企業來說,因應市場的新局勢,推動轉型以建構具可行性的永續藍圖勢在必行,然而根據 Google Cloud 於今(2023年)年針對企業高階主管所進行的「Google Cloud永續調查報告」顯示,受到整體經濟環境、資源減少與外部壓力等影響,企業主管不得不先考慮優化客戶關係與增加收益,因此有近八成的統計結果表示被迫縮減永續計畫的預算。

photo / Google荷蘭埃姆斯港資料中心附近的風力渦輪機正在旋轉。Google 資料中心

錯失良機——將永續視作短期成本,而非長期投資

回顧去(2022)年進行的「Google Cloud 永續調查報告」可看出,招募與留任人才 (83%)視為組織發展的優先任務之一,企業該如何面臨缺工危機成為一大困境。事實上,企業要永續經營,員工扮演關鍵角色。

人才流失可能是由薪酬不公、晉升機會有限、工作環境不佳、缺乏培訓和發展機會、競爭力不足與未注重員工福祉等多種原因所引起,從 ESG 的角度來看,薪水確實是重要因素,但對於員工的關心和照顧以及建立完善制度提高員工的幸福感和忠誠度,更是不可或缺的。就根本性而言,企業減少人才流失風險的解方,正是實踐 ESG。

在今年的報告中也指出,絕大多數 (85%) 的高管承認客戶更有可能選擇參與具永續行動的品牌並與之開展業務,然而,有72%的受訪者表示心有餘而力不足

 "Everyone says they want to advance sustainability efforts, but no one knows how to actually do it” 

永續成果虛與實——「實質永續行動」or「漂綠騙局」

「漂綠」通常用於形容透過關注環保或永續發展等議題,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落實永續行動或以跨大自身永續成果來獲得更多利益,這樣的行為被社會公眾識破會損害企業信譽,造成信任危機,再加上據該調查指出,全球將近六成的高階主管 (59%)都曾誇大他們對於永續的努力成果,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年全球受訪者普遍擔心的議題依舊是企業漂綠(Corporate greenwashing)和綠色騙局(Green hypocrisy)。

當然,並不能一概而論這些被指責為漂綠的永續計畫僅服務於公關宣傳,因為如何踏出永續行動的第一步往往是企業的擬訂永續策略的最大難題,許多高階主管認為,公司其實並非是有意「漂綠」,缺乏更完善的機制是阻礙實質進展的主因之一,如果能有更清楚公正的架構和明確的當責制度,就能幫助企業有效推動永續發展計畫。

 "Many believe greenwashing is accidental and underscores the need for accurate measurement, identifying a lack of tools as one of the biggest barriers to true progress.” 

綜觀現今市場,企業符合 ESG 已然成為基本必要,如此才有可能吸引到好的精英人才、客戶與投資者,那麼警覺到排山倒海可持續壓力的企業該從何開始擬訂永續?對此,需先依不同行業的產業特性與需求辨識 ESG 風險,其重點工作與優先次序也會有差異,易境永續提供最適切與據脈絡性的建議與指引,快速正確理解客戶需求,協助企業與組織鑑別其產業之ESG重大議題與最佳實踐作法,客製規劃組織與產品之永續發展目標與戰略,以達成企業永續發展之目的,成為客戶通往永續發展的最佳戰略合作夥伴。

了解更多請洽

易境台灣總部 ESG 聯絡人
杜莉 Dolly Tu

✉  dolly.tu@greenjump.com.tw

☎  02-23110135 #502

>>更多關於 ESG 策略整合服務

更多文章

作者: 公關部 易境 2025 Jan 24
易境總部辦公室榮獲「華人金創獎」特別議題類金獎—兩位設計師的辦公室永續規劃之旅
LEED AP 專家養成訓練班:打造永續未來的綠色建築
作者: 公關部 易境 2024 Sep 26
LEED AP 專家養成訓練班, 打造永續未來的綠色建築! 成為綠色建築專家,為您的企業創造永續價值! 想成為綠色建築的領航者?參加我們的 LEED AP 認證課程,快速掌握國際綠建築標準,提升您的專業競爭力!
An aerial view of a factory with smoke coming out of it.
作者: 公關部 易境 2024 Apr 22
減碳挑戰已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而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對於未來的永續發展至關重要。根據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對於減排目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反映了對於氣候變化的日益關注。 隨著環境部預計在2025年實施碳費徵收制度,企業面臨著更大的壓力來應對碳排放。企業將面臨整條價值鏈各個層面的巨大轉變。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進行減碳投資。同時,企業還需要與供應商合作,共同尋找在財務上具有效益且可實現去碳化的解決方案。這種合作將需要企業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共同探索創新的技術和策略,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這將對排碳大戶,如鋼鐵、石化、水泥業等產業帶來直接影響。為了應對這一挑戰, 企業可選擇採取環境部指定項目或符合SBTi要求的方式自主減碳,以爭取優惠的碳費費率 。
Show More
我們使用 Cookie 以確保您能獲得最佳的網站使用體驗。如欲瞭解詳情,請前往隱私權頁面。
×
Share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