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3.0 永續發展藍圖(以下簡稱公司治理3.0)是金管會於 2018 年所發布強化公司治理藍圖的第三版,據 公司治理3.0 規定,「 自 2023 年開始,實收資本額達 20 億元的上市櫃公司,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揭露公司所鑑別之經濟、環境及社會重大主題 」換言之,編寫永續報告書已是企業投入 ESG 的必要工作。
受這項政策影響的不只是資本額達 20 億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雖說資本額 20 億以下之企業暫不受規定,但也可能因企業需建立永續供應鏈治理架構,而要求合作夥伴揭露相關事項,並以此判斷是否有再合作的可能,本文將整理 公司治理3.0 思路。
什麼是ESG永續報告書?金管會為什麼規定?
為因應氣候變遷及環境因素可能帶來的風險,ESG現已受全球重視,揭露企業資訊已成為各大企業、投資人決定是否與之成為長期戰略伙伴的參考依據。
ESG 永續報告書即是企業主動揭露自身在財務以外,如環境、社會、治理等不同面向的執行報告,發展優勢、解釋必須改進的風險,以穩健的營運模式證明企業永續經營的成果,贏得投資人信任。
據
GRESB 官方於2022年評估結果統計,有超過170家投資機構使用其數據來監控投資績效和作為決策依據。永續報告書已像財務報告書一樣攸關企業價值,為持續深化企業永續發展以營造健全永續發展生態體系,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永續金融發展刻不容緩,在政策上須建構明確永續經濟活動及資產定義,引導企業及金融機構將 ESG 納為決策考量因素,故而參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及
臺灣永續發展目標(T-SDGs) 擬定公司治理3.0,以「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及「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作為核心主軸推動合計39項具體措施。
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
董事會是公司經營管理的主要機構,讓董事會更健全是落實公司治理的首要任務。金管會藉由董事會成員多元化、強化董事會職能、強化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職能及獨立性、落實董事會當責性等四個方向共14項措施來完成此目標。一方面讓董事會成員能具有更大影響力,另一方面藉由成員多元化、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等角色來監督,確保決策權力不致過於集中而失衡,使得公司陷入風險。
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
考量國際重視 ESG 相關議題,以強化上市櫃公司ESG資訊揭露及提升上市櫃公司資訊揭露時效與品質兩項主軸共9點做法來規劃。首先要求上市櫃公司未來在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時,需依循 GRI Standards、TCFD、SASB 揭露相應內容,同時擴大編寫永續報告書的公司範圍及第三方查證範圍,力求納入更多公司提供揭露資訊。另外推動英文版永續報告書,上市櫃公司公布自結年度財務資訊和縮短年度財務報告公告申報期限,使得資訊得以被更快速、更完整地被揭露。
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
藉由強化上市櫃公司股東會運作、法人說明會召開方式多元化,擴大投資人參與和強化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司網站公司治理資訊之揭露做為核心,並提出相對應的7項措施,讓投資人能得到的訊息更加透明,使公司治理的能見度提昇,並且鼓勵股東發揮更大影響力,來促使公司體制更健全、決策更合理。
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
以擴大盡職治理產業鏈和引導機構投資人落實盡職治理兩點共5項作法。包含建立國際投票顧問機構與上市櫃公司議合機制及參考國際規範研議訂定投票顧問機構(Proxy advisor)之盡職治理守則,藉由國際規範來協助公司治理,也鼓勵機構投資人揭露盡職治理資訊來達到訊息公開透明的目的。
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
藉由和永續相關的商品來使得良善的公司治理更有誘因。包括規劃建置永續板,推動永續發展相關債券,研議推動永續相關指數商品等都是殊途同歸的作法。另外也藉由持續檢討評鑑指標和宣導公司治理和企業責任,來達到不斷提醒的效果。
雖然距離公司治理3.0公佈已超過兩年,但這期間進行了許多相關政策的調整,如在2022年12月初,金管會與環保署、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共同公告了「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鼓勵公司自願揭露營運中符合指引的情形,同時作為金融機構投融資評估的參考,今年亦具有指標性意義,當資本額超過20億的上市櫃公司必須編寫永續報告書、揭露自身在永續發展上的企業政策和實際作為時,可望成為領頭羊,帶領更多中小企業參與永續行動。不論是受到法規、政策或是品牌商、合作夥伴要求,當越來越多的企業踏上永續的道路,不論是企業本身的體制或國內投資的環境,都將越來越健全。
謝謝您的聯繫
我們將會儘快回覆您
Thank you for contacting us.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