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與永續的密切聯繫-迎接第一個國際零廢棄日

國際零廢棄日(International Day of Zero Waste)旨在促進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並提高人們意識零廢棄物倡議在推進 2030 年永續發展議程 中發揮的關鍵作用。

廢棄物是影響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大自然污染三重全球危機的最大源由之一。 根據聯合國統計,人類每年產生約 22.4 億噸來自日常產生的各種垃圾,其中只有 55% 可進行管理。此外,每年約有 9.31 億噸廚餘,多達 1400 萬噸塑膠垃圾進入水域生態系統

因此,2022 年聯合國大會(UNGA)在其第七十七屆會議上通過了一項土耳其與其他 105 個國家一起提出的廢棄物決議,並宣布每年 3 月 30 日為國際零廢棄日。

固體廢棄物

固體廢棄物,指的是如包裝、庭園廢棄物、故障物品、腐爛食物、可回收垃圾等會將其丟入家中垃圾桶之日常產生的廢棄物,經主計總處統計,110年一般固體廢棄物共產生1068萬公噸,其中經焚化、掩埋、回收後,尚餘68萬公噸未能妥善處理。

除未能處理的廢棄物問題外,由於在台灣垃圾處理以焚化為主,衍生空汙疑慮、焚化廠對當地人文與環境之衝擊,且掩埋場幾近飽和,廢棄物影響層面遍及各處,這些難以消化的負擔無法讓它消失,但可以透過共同垃圾分類減量及完善的政策規劃來減緩廢棄物危機。

>>新聞實驗室-垃圾滿島|台灣燒不盡的廢棄物困境

在綠建築認證中也會將固體廢棄物減量作為評分標準,比如LEED認證中也重視對固體廢棄物的減量,「材料」項目的取分標準,規範了對營建廢棄物的管理與成效,以及可回收物的蒐集與存放的標準。

photo / Photo of a Dump Truck Across Buildings - Kelly

廚餘

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111年(1-11月)產生449,225公噸廚餘,在台灣,處理廚餘的正規途徑包括養豬、堆肥、生質能廠發電、進入焚化爐及掩埋場等,然而這些途徑卻仍然伴隨著許多問題,比如進入焚化爐的廚餘,由於廚餘含有大量水份,可能導致燃燒不完全,進而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又或者是做為豬飼料的廚餘,造成了數次歷史性的傳染性疾病,如狂牛病、非洲豬瘟、口蹄疫等。然而廚餘處理問題終究是治標不治本,從源頭減少產生廚餘才是根本之道:避免日常購買過量食品,隨時留意食品有效期限,降低造成浪費的可能。

>>獨立評論:廚餘都到哪去了?常被忽略的垃圾,卻是減碳的日常功課

photo / Plates with leftover food on table - Rachel Claire

水資源

若污染物直接或是間接的排放到水中,對湖泊、河流、海洋、含水層及地下水等水域生態系的污染,就會引起水污染,造成環境退化,水資源缺乏;而人類活動中有意或無意產生並最終流向海洋的廢棄物造成海岸垃圾傾倒及各種海洋災害,廢棄物的影響不只是針對個別物種或是特別地區的一些生物,而是對整個自然界造成影響。

近期46年的聯合國水資源大會(2023 UN Water Conference)在紐約落幕,乾旱、水災、缺乏乾淨飲用水、水資源爭奪戰等危機是目前重大挑戰,雖說本次大會達成的共識缺乏國際約束力,但可以期望今年9月的永續高峰會(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Summit)能看到全球對水資源議題的重視。

photo / Plates with leftover food on table - Rachel Claire

零廢棄倡議

響應零廢棄倡議(Zero Waste),企業和政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政府為例,政府提出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所包含的12項關鍵戰略,其中即有資源循環零廢棄,期許能夠推動資源循環政策,規劃推動綠色設計源頭減量、能資源化再利用、暢通循環網絡、創新技術與制度等以達到永續消費與生產、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加值化處理廢棄物等目標,而政策的制定使得人民與企業了解到零廢棄的重要性,優先採取循環經濟模式來響應。適當的廢棄物管理,可以保護自然資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節省廢棄物處理費用,此外,可以在回收和資源回收行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同時加強食品安全、改善人類健康和福祉以及保護環境。

國際零廢棄日提醒人們迫切需要解決日益嚴重的廢棄物問題,期許世界齊心協力減少浪費,並通過提倡實踐永續打造永續性與環境保護的循環經濟,為自己和後代子孫創造一個更可持續的世界。

更多文章

作者: 公關部 易境 2025 Jan 24
易境總部辦公室榮獲「華人金創獎」特別議題類金獎—兩位設計師的辦公室永續規劃之旅
LEED AP 專家養成訓練班:打造永續未來的綠色建築
作者: 公關部 易境 2024 Sep 26
LEED AP 專家養成訓練班, 打造永續未來的綠色建築! 成為綠色建築專家,為您的企業創造永續價值! 想成為綠色建築的領航者?參加我們的 LEED AP 認證課程,快速掌握國際綠建築標準,提升您的專業競爭力!
An aerial view of a factory with smoke coming out of it.
作者: 公關部 易境 2024 Apr 22
減碳挑戰已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而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對於未來的永續發展至關重要。根據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對於減排目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反映了對於氣候變化的日益關注。 隨著環境部預計在2025年實施碳費徵收制度,企業面臨著更大的壓力來應對碳排放。企業將面臨整條價值鏈各個層面的巨大轉變。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進行減碳投資。同時,企業還需要與供應商合作,共同尋找在財務上具有效益且可實現去碳化的解決方案。這種合作將需要企業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共同探索創新的技術和策略,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這將對排碳大戶,如鋼鐵、石化、水泥業等產業帶來直接影響。為了應對這一挑戰, 企業可選擇採取環境部指定項目或符合SBTi要求的方式自主減碳,以爭取優惠的碳費費率 。
Show More
作者: 易境 永續 2025 Mar 17
DAKIN Life & Air 季刊專訪 正確了解碳權 為企業與環境找尋永續之道
作者: 易境 永續 2025 Mar 7
建築與營建產業的碳排放佔全球總碳排放近四成,但大多數既有建築的碳排放並不來自建設階段,這使得針對既有建築的節能政策,成為各國政府在達成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的重要施政項目。
兩個穿著西裝的男人站在一起,豎起大拇指。
作者: 易境 永續 2025 Feb 13
打造永續地標:「CAAM承德168」專案的成功之道 ­– 專訪易境永續設計顧問執行長何宗翰
Show More
Share by: